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自驾旅游 自驾旅游
庞贝城的末日_庞贝城的末日油画
zmhk 2024-05-23 人已围观
简介庞贝城的末日_庞贝城的末日油画 庞贝城的末日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庞贝城的末日的今日
庞贝城的末日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庞贝城的末日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感受它带来的高品质生活。
1.关于19世纪伦敦的作品
2.什么是绘画艺术
3.生命关怀与审美超越:灾难文学研讨会
4.显科微支的资料
5.为什么俄罗斯的文化艺术上的造诣上有那呢多成就 啊
6.《TheComingRace》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关于19世纪伦敦的作品
**
<雾都孤儿>~已经拍了好几个版本了~
内容简介: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的第一部社会批判小说。富人的弃婴奥利佛在孤儿院里挣扎了9年,又被送到棺材店老板那儿当学徒。难以忍受的饥饿、贫困和侮辱,迫使奥利佛逃到伦敦,又被迫无奈当了扒手。他曾被富有的布莱罗先生收留,不幸让小扒手发现又入贼窝。善良的女扒手南希为了营救奥利佛,不顾贼头的监视和威胁,向布莱罗报信,说奥利佛就是他找寻已久的外孙儿。南希被贼窝头目杀害,警察随即围剿了贼窝。奥利佛终于得以与亲人团聚。
《来自地狱》
故事发生在1888年的伦敦。在19世纪之前伦敦世纪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警察体系,直到1829年苏格兰场才建立起了一个遍布全市的警察系统,同时伦敦也成为了欧洲最好的城市之一。随着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异常繁荣,伦敦更是被誉为世界上的“首善之都”。但是凡是有阳光就会有阴暗,伴随着繁荣的同时,就是下层市民的贫困,不公和混乱。在伦敦尤以东区为甚(East End),这里是伦敦市区中当时最大平民区,充斥着困苦的工人,潦倒的流浪汉,初来乍到的东欧犹太难民,当然也少不了数不尽的地痞流氓和穷凶极恶的罪犯。同时东区也是伦敦妓女们的集聚地。妇女们在失业后,往往就不得不流落此地靠着出卖肉体得以勉强为生,最高时有6万之多。
到了中午,法医已经完成了验尸报告,结果让负责此案的巡查员阿勃兰斯(Inspector Abberline)大吃一惊,报告上称“死者脸部瘀伤严重,颈部被至少被割了两刀,部份门牙脱落,下腹与阴部曾被戳剖,肠子被拉出腹腔外,判定为六到八寸之轻薄利刃所为。”很明显这决不是一起普通的凶杀案。同时死者的身份也得到了确认。死者为时年42岁的玛丽安-尼可拉斯(Mary Ann Nichols),曾是一个漆匠的妻子有过两个孩子,但日后和丈夫不合而分居为了维生成为了妓女。
《名利场》
这是一个关于贝基·夏普(瑞茜·维瑟斯庞)的故事。19世纪20年代的伦敦,作为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女学生,贝基·夏普凭借超凡的美貌,出众的才智和缜密的心思自如地游走于社交名利场。对于她来说,最大的人生挫败来自于其略显低微的身世背景。贝基成长于寄宿学校,其最亲密的朋友艾米莉娅的父母是她在法律上的监护人。而在贝基无法实现与艾米莉娅兄长的联姻之后,她被迫来到偏远的汉普郡,并在格劳利家成为一名家庭女教师。没过多外,天生丽质难自弃的贝基同时赢得了格劳利父子的爱慕之情。父亲彼特是一个性情比较古怪的中年人,儿子劳顿(詹姆斯·布雷夫伊)尽管翩翩年少,但却沾染了纨绔子弟的不少恶习,贝基能在这两个人身上实现自己的社交之梦吗?
动画看吗柯南的<贝克街的亡灵>
大致内容:有优作参与制作的模拟游戏发表会上,负责人被杀,留有JTR的
遗言。为了调查真相的柯南和想参加游戏的少年侦探团以及兰等人进入了
游戏中,选择了19世纪伦敦的贝克街。另一方面,一个自称诺亚方舟的人
工智能闯入了系统,并切断身处虚拟世界的50名孩子所有能与外界连结的
通道,开始了一场失控的游戏,除非有人存活到最后,不然所有人都不能
回到现实中。优作和柯南的双重推理在游戏内外展开。
书:城市意象
作 者:陈晓兰出版项:广西师大出版社 / 2006-11-01
图书简介-城市意象 本书的出发点是:处身于当代中国本土的现代化、城市化漩涡,遥看那曾经推动了世界现代化,更主要的是影响了中国早期现代化、都市化进程的英国,特别是伦敦所遭遇的一切。本书以18、19世纪表现伦敦或以伦敦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兼及其他城市生活小说,考察文学领域对都市化、现代化的独特反应、价值判断以及民族自我评价;观照现代化、都市化进程中英国人的经验世界、生存处境,他们的欲望和他们的德性,以及他们所遭受的精神创伤;展现那些不为历史记载,无法用数字统计的“看不见的城市”——人的城市体验。.作者简介-城市意象 陈晓兰,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妇女文学。曾出版专著《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和茅盾为例》、《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等,译著《妇女·疯狂·英国文化:1830一1980》,并发表论文数十篇。图书目录-城市意象前言第一章英国文学与伦敦一、现代早期伦敦的崛起与英国文学的繁荣二、18、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伦敦及反都市主义之谜第二章城市·坟墓·废墟一、坟场:保存并拯救了人类的历史记忆二、死亡之城:笛福《伦敦大瘟疫亲历记》三、死城的复活:李敦《庞贝城的末日》四、腐朽之力:狄更斯小说中的废墟意象第三章城市中的儿童与少年一、作为城市象征的儿童二、狄更斯小说中的孩子形象第四章城市的“地下”世界一、罪犯:伦敦的民间“英雄”二、笛福小说中的“妓女商人”三、菲尔丁小说中的“强盗商人”四、狄更斯小说中的罪与罚五、作为权威、秩序象征的监狱及司法体系第五章侦探的城市:可控制的城市——以柯南道尔侦探小说为例第六章工业化的图景——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的曼彻斯特第七章城市乌托邦一、“天堂城市”的寓言二、16、17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小说中的乌托邦城市三、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小说中的理想城市附录“人之城”与“神之城”——《圣经》中的城市一、城市与罪恶二、妓女:罪恶之城的隐喻三、罪与罚:火与剑的洗礼四、荒原:被毁灭的城市景观五、神之城——圣城——的重建
以玫瑰之名 (19世纪的伦敦为故事背景;新兰,平和,快青,(探哀?);1000字更新;揭开伦敦杀
标题问题,参照版规。改正后撤销警告
约瑟芬的玫瑰
以玫瑰之名 序章
19世纪的伦敦,空气中倾洒着玫瑰加上鸽子羽毛的味道;尤其是在特拉法加广场看来,更是如此。肯定不是红色,当然!我指的是玫瑰的颜色,想象中应该是香槟色的玫瑰,放在小巷街角的旧书店里,泛黄的书页,陈旧的木箱子,上面随意地放着收口的样式纯洁的玻璃花瓶,然后才能配上香槟色的玫瑰。街角旧书店肯定要有一面落地窗,面对着马路,马路上偶尔会经过自行车,但不要太多,只是偶尔就够了;马路对面就是公园,或者是伐人问津的小植物园。在这个或是喧嚣,或是孤单,或是奢华,或是美好的城市里悠闲的存在着。至少这个地方让他发现了,肩膀上附着两只鸽子,他耸耸肩,跟身上的鸽子说:“看来这里比鸽子广场(特拉法加广场又名鸽子广场)更适合你们,那里太多朋友了,我要是把它们一起带走,你们的东西就不够吃了。”他捋了捋头发,深邃的眼睛和自信的笑容摆在他一张天真无斜的脸上,身上穿着一件与年龄不符的黑色风衣;让他变得那么显眼;如果不是在这个小巷的巷尾,可能会引许多夫人**尖叫吧?
“让我看看路牌,恩,这里是贝克街,那么附近也有一个广场咯,可能要穿过去……”啪!啪!两声,一张地图握在少年的手里了“我找找……贝克街……贝克街……在这里,一共221号……221?!这么小的街住221户啊,那这家旧书店就是221号了?可是马路对面是85号,这里怎么会……,一共86户人家,这街不长嘛,走过去就会是波曼·广场了,虽然不大的样子,不过可以凑合,你们就去那里等我,我先要解决晚饭问题!走吧!”他拍拍手,鸽子就飞走了。他饶有兴趣的看着街对面拉了一半的窗帘里那瓶玫瑰花,突然有人走出来了,拉开了窗帘,是一个女孩子,像那几枝玫瑰一样。白色的羊毛衫和咖啡色的连衣裙。少年不可置信的看着手表,现在是3月初,除了北爱尔兰,全英国都是冬令制时间,现在出门未免太早了。于是他站在街边,纹丝不动的继续观察,就像带着猎鹿帽的猎人看一只小鹿一样。她先是搓搓手,3月的伦敦里,她就和玫瑰一样应该呆在家吧?少年都有把围巾拿给她的冲动了。接着她掂着脚,浅皮靴的颜色跟裙子一样,她伸手把一个用铁链吊着的木牌子翻下来,上面用法文写着“玫瑰之名”,下面还挂着一个小牌子“营业中”。少年笑笑,原来是花店啊。那放在花瓶下的书太旧也太厚重了,给他一种错觉
接着女孩跑进跑出好几次,把窗帘拉开拉,然后出来擦玻璃,不知不觉的,已经过了很久了,街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他看着她直到现在才闲下来——去看那本厚厚的书。少年像得到宝贝似的满足的一笑,转身进了身后那家酒吧,花店对面隔着3米不到的酒吧里。在他转身的瞬间,身后响起悦耳的铃铛声。
“兰!早啊!”阳光帅气的一张脸出现在花店门口!
“是新一啊,你今天去派报纸?”兰的脸依旧没有把脸从书上抬起来
“恩,正好路过的!今天报纸上登载了大事件,报童都抬价了,害我起得很早!”他庸懒地闭上眼睛,眼光把他的头发照出一层金色,外套是闲散地挂在他略瘦的肩膀上,就是显得脸色苍白了。
这个时候兰才抬头看他。新一突然睁开眼睛,正好和兰四目相对,随后他挑着眉毛道:“怎么这么奇怪地看着我?我脸没洗干净?”说着,新一还用力擦擦自己的脸。兰转过头去:“没有……没有啦!”新一不肯放弃:“那你干吗看着我?”兰在想,刚才他挑眉毛的动作真让自己心跳快了半拍。新一像小孩子一样凑到兰眼前:“你回答啊!”整个人的鼻息都喷在兰的睫毛上。
兰一紧张,立马摆出空手道姿势,身手迅速敏捷地把新一整个人摔在地上。
**:
~已经拍了好几个版本了~
内容简介: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的第一部社会批判小说。富人的弃婴奥利佛在孤儿院里挣扎了9年,又被送到棺材店老板那儿当学徒。难以忍受的饥饿、贫困和侮辱,迫使奥利佛逃到伦敦,又被迫无奈当了扒手。他曾被富有的布莱罗先生收留,不幸让小扒手发现又入贼窝。善良的女扒手南希为了营救奥利佛,不顾贼头的监视和威胁,向布莱罗报信,说奥利佛就是他找寻已久的外孙儿。南希被贼窝头目杀害,警察随即围剿了贼窝。奥利佛终于得以与亲人团聚。
《来自地狱》
故事发生在1888年的伦敦。在19世纪之前伦敦世纪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警察体系,直到1829年苏格兰场才建立起了一个遍布全市的警察系统,同时伦敦也成为了欧洲最好的城市之一。随着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异常繁荣,伦敦更是被誉为世界上的“首善之都”。但是凡是有阳光就会有阴暗,伴随着繁荣的同时,就是下层市民的贫困,不公和混乱。在伦敦尤以东区为甚(east end),这里是伦敦市区中当时最大平民区,充斥着困苦的工人,潦倒的流浪汉,初来乍到的东欧犹太难民,当然也少不了数不尽的地痞流氓和穷凶极恶的罪犯。同时东区也是伦敦妓女们的集聚地。妇女们在失业后,往往就不得不流落此地靠着出卖肉体得以勉强为生,最高时有6万之多。
到了中午,法医已经完成了验尸报告,结果让负责此案的巡查员阿勃兰斯(inspector abberline)大吃一惊,报告上称“死者脸部瘀伤严重,颈部被至少被割了两刀,部份门牙脱落,下腹与阴部曾被戳剖,肠子被拉出腹腔外,判定为六到八寸之轻薄利刃所为。”很明显这决不是一起普通的凶杀案。同时死者的身份也得到了确认。死者为时年42岁的玛丽安-尼可拉斯(mary ann nichols),曾是一个漆匠的妻子有过两个孩子,但日后和丈夫不合而分居为了维生成为了妓女。
《名利场》
这是一个关于贝基·夏普(瑞茜·维瑟斯庞)的故事。19世纪20年代的伦敦,作为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女学生,贝基·夏普凭借超凡的美貌,出众的才智和缜密的心思自如地游走于社交名利场。对于她来说,最大的人生挫败来自于其略显低微的身世背景。贝基成长于寄宿学校,其最亲密的朋友艾米莉娅的父母是她在法律上的监护人。而在贝基无法实现与艾米莉娅兄长的联姻之后,她被迫来到偏远的汉普郡,并在格劳利家成为一名家庭女教师。没过多外,天生丽质难自弃的贝基同时赢得了格劳利父子的爱慕之情。父亲彼特是一个性情比较古怪的中年人,儿子劳顿(詹姆斯·布雷夫伊)尽管翩翩年少,但却沾染了纨绔子弟的不少恶习,贝基能在这两个人身上实现自己的社交之梦吗?
什么是绘画艺术
活着
基本信息
中文名:奥丽维娅·赫西
奥丽维娅·赫西(13张)
英文名:Olivia Hussey
性别: 女
星座:白羊座
出生日期: 1951-04-17
出生地: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职业:演员
更多外文名: Olivia Osuna (本名)
父母:Andrés Osuna和Joy Alma Hussey
弟弟:Andrew Osuna
个人简介
[1]Olivia Hussey于1951年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母亲是一名英国的法律秘书,父亲一名阿根廷的探戈歌手,父母在她两岁的时候离异。家庭里有着浓郁的天主教氛围,因此Olivia从小就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1958年,在她七岁的时候,母亲带着她和弟弟移居伦敦,后来她在知名的Italia Conti Academy学习了五年戏剧。
Olivia Hussey首次出现在伦敦的戏剧舞台上是在一部名为《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的作品中,在这部戏里她饰演Jenny一角并和瓦妮莎·雷德克里夫(Vanessa Redgrave)搭档。凭借在这部戏里的精湛演技和动人的美貌,Olivia Hussey被意大利导演弗朗哥·泽菲雷里(Franco Zeffrelli)发掘,并和莱昂纳德·威汀(Leonard Whiting)共同出演1968年版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朱丽叶一角不仅是她演艺生涯的第一个明星角色,而且还让她先后获得1969年David di Donatello Award“最佳女主角”奖和金球奖“最具前途女演员”奖。
在演艺生涯里,Olivia Hussey一共出演了四十几部**。1974年,她在加拿大恐怖**《黑色圣诞节》里扮演女主角Jessica Bradford,这部**后来成为恐怖**史上的经典。1977年的电视剧集《拿撒勒的耶稣》是他和弗朗哥·泽菲雷里的第二次合作,在这部后来引起广泛争议的短篇连续剧里,她扮演了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一角。1978年,她在《尼罗河上的惨案》一片中饰演Rosalie Otterbourne。此外,她还曾在日本**《病毒》中饰演Marit。1982年,她在《新劫后英雄传》里扮演美艳动人的Rebecca。
获奖履历
1970
[2]桂冠奖 Female New Face(提名)罗密欧和朱丽叶(1968)
1969
金球奖(Golden Globe) Most Promising Newcomer - Female罗密欧和朱丽叶(1968)
David di Donatello Awards Golden Plate
参演作品
[3]Chinaman's Chance (2008)
德蕾莎修女
三个神父 (2008)
玉米饼天堂 (2007)
Seven Days Of Grace (2006)
顶空 (2005)
德蕾莎修女 (2003)
El grito (2002)
Island Prey (2001)
Shame, Shame, Shame (1999)
未来蝙蝠侠 (1999)
The Gardener (1998)
超人动画版 (1996)
Dead Man's Island (1996)
The Dark Mist (1996)
两只老鼠打天下 (1995)
冰淇淋人 (1995)
Lonesome Dove: The Series (1994)
激情惊爆点 (1994)
庞贝城的末日
Quest of the Delta Knights (1993)
小丑回魂 (1990)
叩应狂魔 (1990)
圣战风云 (1990)
尘世情缘 (1989)
Distortions (1987)
庞贝城的末日 (1984)
新劫后英雄传 (1982)
复活之日 (1980)
Sam Marlow, Private Eye (1980)
The Thirteenth Day: The Story of Esther (1979)
猫与康纳利 (1978)
尼罗河上的惨案 (1978)
The Pirate (1978)
The Bastard (1978)
尼罗河上的惨案
拿撒勒的耶稣 (1977)
女生惊魂记 (1974)
失去的地平线 (1973)
Summertime Killer (1972)
爱得其所 (1971)
罗密欧和朱丽叶 (1968)
The Battle of the Villa Fiorita (1965)
Drama 61-67 (1961)
生命关怀与审美超越:灾难文学研讨会
指以绘画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的社会实践活动。绘画是一门运用色彩、线条、形状,在二维空间再现和描绘人物形象及社会、自然物象的艺术。晋代文学家陆机说过:“宣扬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在摄影艺术出现之前,绘画是唯一可以用来存录各种具体事物和生活现象的具体形状的手段。绘画是平面的空间艺术,它与雕塑、工艺不同,不是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塑造立体的艺术形象,而是在二维空间里,通过具体的描绘,创造视觉上的空间感和立体感。绘画形象完全是虚幻的空间形象,根本就不能触摸到它;而且,观众还只能从画家所选定的某一角度去欣赏它。同时,绘画是造型手段和色彩手段并重的艺术。绘画既用造型,又用色彩。色彩不仅是表现对象的手段,而且它本身还具有丰富的情绪表现力。因此,绘画这种展示生活本身原有颜色的能力,是其他各门艺术所不及的。
绘画艺术的审美本质和特征,决定了它具有以下的美育功能:(一)培育“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谈到“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时,提到要发展“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绘画是视觉审美形式的艺术。它依靠形式而存在。它的内容,也是见之于形式的内容。人们要欣赏绘画,第一步就是要正确地感受绘画的艺术形式。所以,构成绘画审美形式的线条、色彩、结构等,就成了美感愉悦的基础。杰出的绘画作品,即是社会的缩影、美好事物的写照,又是形式美的创造。因此,当运用绘画艺术进行审美教育时,就必然会提高人们在视觉上对形式美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绘画有形有色,可以直观,其形象大多具体生动,易于为人们所感知和理解。绘画又是静止固定的艺术和个体独立欣赏的艺术。它与音乐、戏剧、**那种在公共场合集体欣赏不同,不受演出(放映)时间的限制,不受他人的影响,在审美选择上有着较大的随意性,爱看的则可多看几眼,甚至停下来反复鉴赏,细细品味,不爱看的则可一瞥而过。这一特点使绘画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一般说来,不论年龄长幼,也不论文化程度高低,各种层次的人对绘画艺术都乐于欣赏。不说通俗性较强的连环画老少皆迷,年画、挂历家家户户争相选用,就是美术馆里展出的各种绘画作品,也引来大量不同层次的观众纷纷前来观赏。绘画艺术不但可以丰富生活、美化生活,而且通过不断的审美实践,使人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三)可诱发人们美好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绘画将抽象的情感寓于具体的形体之中,人们开始感受的是形体,然后才从感性的形体之中去领悟蕴含在其中的审美情感。也就是说,先悦目而后悦心。绘画这一传情特点使它在道德上的净化力量和在情感上的净化作用有着别的艺术难以并比的功能。如现代著名画家蒋兆和的《流民图》,曾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加深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并使日本军宪当局感到极度的恐惧。又如俄罗斯伟大画家列宾,他在观赏《庞贝城的末日》这幅画时,竟激动得哭出声来。中国花卉画家喜欢描绘四君子“兰、梅、竹、菊”和“岁寒三友”(松、竹、梅)之类的形象,在画中寄寓画家的情怀、理想和品格,因而能在经久的潜移默化中诱发人们美好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四)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绘画所描绘的艺术形象,是渗透着艺术家的理性情感的形象,是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理性二者交融在一起的化合体。尤其在一些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优秀艺术家所创造的形象里,理性的因素更是自觉地规定了情感的趋向,正是这种积极的理性因素使绘画的艺术形象具有一种特殊的生命力。例如,西班牙著名画家委拉斯开兹所画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像》,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教皇的五官形貌和血肉之躯,而且刻划了教皇的权势、威严、贪婪、凶狠、富有等本质特征,是人们认识欧洲天主教的神权势力和宗教影响的很好的教材。又如德国画家许布涅尔所画的一群向工厂主交亚麻布的《女织工群像》,恩格斯认为:“从宣传社会主义这个角度来看,这幅所起的作用要比一百本小册子大得多
显科微支的资料
一、灾难文学:概念、内涵及意义
1、灾难文学应该包括天灾和人祸(罗鸣,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灾难文学是否只是针对天灾(自然灾害)?凡对人类社会带来重大损失或造成悲剧结果的都可称为灾难。自然灾难只是其中一个原因。灾难文学应该包括天灾和人祸两个部分。人的本质是社会的,离开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抽象谈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意义。针对灾难的认识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在宗教里,灾难并非坏事,比如基督教认为灾难是上帝对人的救赎和恩典,因为人有原罪,上帝通过灾难的方式来提升人。中国的“多难兴邦”是不是也含有这种意思?但世俗理解灾难是绝对的坏事,能躲则躲,不能躲则粉饰麻痹,接着是尽快遗忘。鲁迅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们现在做不到这种境界。所以巴老的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愿望至今都未实现。如果灾难文学仍然按照这种灾难观去研究,不如不要研究。中国是缺乏宗教的国家,不会认为灾难是救赎,是反省提升自己的方式,没有这种思维,对所有灾难我们都只是被动承受和主动遗忘。美国越战后搞了个越战墙,刻上所有在越战中阵亡的人员名单。越战对美国而言并非一件好事,它失败了,但它还是弄了这面墙,这就是美国的反思,美国的灾难文学。以色列的哭墙也是这样。但我们没有。所以首先要厘清灾难观,否则就是亵渎灾难文学。
2、灾难是文学的题中之义(吴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5.12大地震的惊惶过去后,大家很快就意识到我们作为文学研究者,要从文学这个特殊的视角来观察、再现这场灾难。灾难文学是文学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是题中应有之义。文学关注的是人的生命,是人性。生命的坚强与脆弱,人性中令人感动的美和丑恶、狰狞的一面,在灾难中都会以各种最刺目的形式表现出来。生命、人性中许多复杂问题,也会在灾难中得到展现,引起我们深沉的思考,甚至可以促进我们文学的变革。我认为灾难文学有可能出现史诗式的作品(当然,那需要过个几年去消化、提炼),因为中外文学中的经典作品都跟描写人类大灾难有关。《旧约》就是一部史诗,写的就是人类的灾难。洪水来了,生灵涂炭,上帝派出诺亚方舟拯救人类,如何出埃及,如何找到水草之地安居等等。中国的古典文学从《诗经》、《尚书》开始,也记录了许多人类的灾难。所以灾难文学是个大题目,是个关乎文学本性的题目,是一个可能出现史诗式作品的题目。
3、灾难文学和文学有内在一致性(李明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文学的根源要追溯文学反映生活的状态选择。文学反映的不是常态化的平常生活,更多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动态化的、极端化的、灾难化的生活。现代社会的四大关系无法回避,也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灾难文学和文学本身有很多内在一致的地方。根据传统理论,文学就是把矛盾、冲突、非常态的、极端的、人的本质的东西加以集中放大、集中表现。灾难恰好是一个偶然性的典型的集中爆发的事件,更能把人的心性、情感、价值观念反映出来,把人性放大,把美、丑到放到极致,这就是文学最大的魅力。很多作品为什么缺乏感动的审美超越的东西,就在于它在平常生活的表现中矛盾冲突、故事性不强,而这些在灾难文学中能表现得很好。
4、哪里有灾难,哪里就应有反思(向宝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灾难文学既包括自然灾害,也包括社会、人为苦难。我们中国文学缺乏的就是苦难叙事。中国反映战争的文学作品很多,但都是看重战争的结果、性质,不像前苏联还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样的作品。灾难文学地震文学有几个好处,一是提醒我们的文学/诗歌对社会的重返。近几年诗歌不能引起重视,只能裸体诵诗才吸引大家的注意。二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远远还没有完成。自然灾害也不完全是偶发的、非人为的,也牵涉了很多因素。为什么倒塌的是教室?这些都要进入我们的反思。哪里有灾难,哪里就应有反思。哪里有反思,哪里就有拯救。现在我们还没有足够大的反思空间,但未来一定会出现,这也是我们文学艺术家的责任。
5、危机就能产生转机(蒋迎西,四川新闻网文艺创作室主任)
我站在记者角度说几点感受。第一,这次大地震让我们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主要是把我们人性中善的一面放大了。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是又不要脸又不要命,但这次地震,各方面的关注和投入体现出了我们民族的伟大,我被感动了。第二,天灾毁灭了很多文明,但同时也催生了很多文明,并且使很多文明得到了升华。我们四川盆地的神话传说“杜鹃啼血”,反映的就是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遭遇的灾难。李白诗中的“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实际上提到的也是灾难。第三,天灾是人类的另类赐予。四川盆地为什么被称为“天府之国”,就是由许多次地震造成的。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九寨黄龙等优美景色都是地震造成的。我个人认为这次地震能够产生文艺巨作。好莱坞的大片之所以能够风靡全世界,就是因为把各种矛盾冲突推到极致。汶川大地震也是把各方面的因素都放大了,危机就能产生转机。但目前不能,因为有些真相我们现在还不能反映。
二、审美超越:生命意识与人文关怀
1、审美超越必须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曾永成,成都大学教授)
说到生命关怀,首先指人的生命。有个记者在灾后一个多月到了北川,在废墟上看到一条小狗,一直守在那儿。他无法想象那条小狗是怎么活下来的,而且看到人后就跟着他们走了很远。他很想把它抱出来,但又担心无法通过防疫检查,只有恋恋不舍地和小狗告别了。从今天生态人类学的观念来看,即使是条小狗,也是我们应该珍惜的生命。但在现实条件面前,你无可奈何,想要援助也不可能。人在面对自然的时候,平时很乐观。我们30年的改革开放,确实在改造自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生态代价这个概念对许多人而言还很陌生,改造者只想着取得了什么,没想到失去了什么。《中国地理杂志》在地震后出过一期专号,地质专家解释说大山里面的开发建设有个普遍现象,就是切掉山脚,靠着大山修房子、建厂房。山脚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形成的安息角,用来保持稳定的。挖了安息角,来了地动,山就垮了,当然无处可逃。人不去,就不叫恶劣的自然条件。人去了,才叫恶劣的自然条件。人在自然面前,究竟该如何面对自然?这个问题立刻就凸现出来了。
多年来我一直研究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一直有个观点:我们向来的马克思主义阐释、社会理论包括文艺理论,都遮蔽了一个人类所面对的重要现实——自然,遮蔽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研究这个问题。都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认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但我理解不同,这个观点其实是费尔巴哈的。费尔巴哈说的是一男一女所形成的自然的社会关系,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说的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历史具体的社会关系。而实践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才是我们社会存在所面临的第一位的关系。
经过这一次的灾难,我们文艺圈子包括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都需要深刻调整。一个主题,就是怎样面对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命与自然界的生命是血脉相通的。马克思说过,自然是人类无机的身体,不仅是物质粮食,也是精神粮食。所以我觉得这次灾难后的理论、审美超越都必须往这个方向走。必须把人和自然的关系严肃地摆在面前。人与人的不同首先就体现在人对生态资源的占有情况不同。有些人躲得过灾难,有些人躲不过,说到底就是因为对生态资源的占有不一样。这从根本上把我们人分开了。
另外,灾难肯定是悲剧。怎样认识自然灾难造成的悲剧也是个问题。从布留洛夫的画来看,表现了人们的惊恐,同时也相互维护,比如妇女把小孩搂在怀里。当然整个画面还是一种无奈。米开朗基罗的《先知耶利米》据说画的就是耶利米思考庞贝城悲剧的情景。我们也需要深入地思考一下。恩格斯对历史悲剧所下的定义也应扩展。放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来,自然界也有很多它自身生存的必然规律,这种必然性不可能实现,就造成了人与自然的悲剧性冲突。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珍爱生命,审美超越,这绝不是辩证法就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也不能沉溺在把坏事变成好事这种肤浅、空洞的想法上。这次灾难当然和过去不一样,在英雄主义、团结互助宣扬的同时,我们有更多悲悯、更多对生命本身的珍惜,比如在救人时,是能救则救,救援人员的生命必须先保住。按照我们过去的做法,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那就是另一种场景了,这也看出我们整个社会在观念上的巨大进步。对悲剧的反思,我们要正视它,要严肃地对待。
2、审美超越应当反省(向宝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我的观点是审美超越应当反省。不管是灾难文学,还是20世纪的文学整体都缺乏深度,原因在哪里?灾难文学或灾害文学有两种叙事方式,我归结为颂歌式叙事和苦难叙事。到今天为止,我们事实上还在颂歌叙事的层面。我们的感动实际上不是被英雄事迹感动,而是被我们自己感动。大家可能还没意识到,我们是被自己的感动所感动了。据灾区前线回来的人讲,灾区的实际情况比我们描述的更惨烈。到目前为止,我们对灾区情况的反映还仅仅是整体性的而不是个体性的。因此,目前我们对灾区的所有反映就是一种颂歌式的审美反应。这是不够的。这就是导致我们的文学缺乏深度、力度的原因。泰奥多·阿多诺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这次有首诗《今夜,写诗是轻浮的》。和阿多诺相反的是200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凯尔泰斯说过“奥斯维辛之后只能写奥斯维辛的诗。”凯尔泰斯的话恰恰和我们中国新时期文学历程相似。粉碎四人帮之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归来作家、知青作家,他们的写作如果不反思历史,不对历史进行苦难书写就不被人认可。实际上阿多诺用的是他特有的否定,他也说过只有在文学之中才能看到苦难的声音和苦味。他认为肤浅的感伤式的苦难书写是对文学的否定,这种诗才是野蛮的。汶川大地震后有没有野蛮的诗人?有,至少有一个,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
苦难文学叙事有三个层面:书写苦难、反思历史、批判现实。现在我们要求汶川大地震文学达到深度、力度太性急了,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也是如此。最开始还是天安门诗抄。我界定目前为止的汶川地震诗歌就相当于天安门诗抄阶段,还没走到伤痕文学阶段。现在对汶川大地震的反省基本上就是这种审美倾向。这些文学作品给我的感动、震撼远不及。我看到的影视作品《震撼世界的七日》也不好。这个时候的文学是非常无力的,我宁愿看报纸、新闻纪录也不愿意看那些文学作品,很虚假。如果我们要直面灾难,与其说是审美超越,不如说是生死超越。地震中出现的“范跑跑”引起了很大争论。但是经香港卫视讨论后,就出现了很多同情理解的声音。为什么?语境发生了变化。当一种行为选择变成学术思考后,他的行为就获得了合理性。“范跑跑”和我们这个话题的相关性在于:本来人是一个血性的存在,而到了“范跑跑”那里就变成了理性的存在。谭千秋等老师的救人行为究竟是道德底线还是道德高标?我们陷入了被动。如果教师救人是道德底线,那么谭千秋等老师的行为就不值得我们歌颂。如果是道德高标,那么“范跑跑”就不该受到我们谴责。在那样一种情境下,那些超越了生死的人成为了一种宗教性的存在,而我们世俗的人没有超越性,就是一种世俗的存在。所以我们敬佩谭千秋,但理性思考下也可以理解“范跑跑”。
3、灾难拯救中的宗教审美维度(苏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苏宁研究员认为,按照法国年鉴历史学派的方法论,人类精神生活史在“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三个不同的时间尺度中表现为不同的面目。它们可以分别表述为,“结构”、“情势”和“事件”。通过不同的时间维度来考察一种具有时间跨度的社会文化现象,如灾难现象,我们可以将其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灾难文学的“长时段史”可以追溯到神话时期,原始宗教时期。这种持续性的结构从历史某个时期来看,常出现“中时段”的转移。它可能给灾难史带来异样的表达方式,但中时段的历史情势阻挡不了向长时段结构的回归。从这个意义看,灾难文学在结构上,是民族性的宏大叙事,是几千年灾难母题的神话传统,英雄情结、宏大叙事构成了传统。从“短时段”看,个人心灵体验式的“事件”出现了,灾难爆发时短时段激发的美会放大,但不长久,它和现实真实的残酷性之间会形成落差。这是存在意义的美,有可能阻断传统带来新的问题,带来新的美学表达方式。
三、灾难文学创作现状与批评
1、不要把灾难“庆典化”(何开四,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正因为有此岸的灾难才有彼岸,救赎与诅咒是无限循环的。幽默地说,上帝惩罚人类有很多种方式,可以用微软,可以用地震,可以用海啸,甚至还可以给人类降生一个非常糟糕的领导者来把国家搞乱,人类当然也不能忍气吞声。先贤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古时候的先贤无法应对灾难,只能借助想象,于是诞生了宗教和神话故事,比如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等。《圣经》中的洪水既是形而上的也是形而下的,既是道也是器。比如摩西出埃及,考古、田野调查已经证实了其中有些东西是事实存在的。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按照钱钟书的说法,夫“学与术者,人事之法天,人定之胜天,人心之通天者也”。人来自于自然,脱离自然后,最初敬畏、效法、模仿自然(“法天”),接着工业革命后,想“胜天”,灾难就出现了。最终该回到的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是最聪明的,也是最愚昧的。我有个观点是“空间大于时间”,就是说一地发生了灾难,而另一地的人即使知道了这个灾难,也永远不会吸取教训。中国最终还是会以环境为代价。灾难文学涉及的面很广。我们的世界是人的对象化世界,人和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叠合的。人的劣根性决定了很多灾难的必然性。现代社会是“人类不仁,以天地为刍狗”。天地会加倍报复人类。比如金融海啸,这个词既有天灾也有人祸。一切叙事都该是审美叙事。现在我们的灾难叙事是把灾难“庆典化”、“广场艺术化”、“意识形态化”、“政治化”,这恰恰不是文学叙事、审美叙事。在目前语境下,国家、人都要正视灾难。我们这个民族比较健忘。现在要求不要过分渲染灾难的恐怖可怕,其实第一步就应用文学的方式把灾难的可怕展示出来。如果没有感性的、具有冲击性的、让人刻骨铭心的叙事,就不是灾难文学。另外,要有反思。中国没有大文学家出现,实际原因是没有大思想家出现。
2、中国文学艺术中似乎没有灾难的影子(曾永成,成都大学教授)
灾难文学这个概念只有外国文学中有个“灾难悲剧”。我印象深刻的是19世纪俄国画家布留洛夫的作品《庞贝城的末日》,跟我们这次地震灾难可以对应的一个作品。网上有许多庞贝城废墟的,包括从地下、火山灰中挖出的骷髅。有个骷髅的头部还挺立着望向天空,可以想见火山灰是瞬间罩住了他们。在欧洲几百年间流行过的黑死病,也是人类遭遇的巨大灾难。还有冰海沉船。我们所说的灾难,大都是自然灾难,人为的比如战争、社会制度造成的灾难似乎在这个话题之外。我们主要面对的是人类无法抗拒的、无法预测的突来横祸式的灾难。中国的文学艺术中似乎没有灾难的影子,不过羿射十日和这个有些关系。长期以来,文学艺术和灾难擦肩而过。我们中国文学表现出来的这种疏远隔膜,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自然气候条件比较好,过去没有遭受过巨大的灾难。我们的社会、战争连绵不断,矛盾尖锐,就掩盖了这种灾难,遮蔽了文学家艺术家的视线。我们中国人对天特别崇拜,认为不可言说,就不去说。5.12大地震把这种灾难一下子推到我们面前。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我整个的心态就是无奈。我多年以来研究生态学,但在这种无法预测的灾难面前,有什么用?文学能做什么?生态美学又能做什么?这个会议,也可以说是痛定思痛。
3、天灾文学具有必然的肤浅性(黎风,四川大学教授)
我把灾难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灾,一种偶发性的东西,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必然性,比如地震、雪灾。自然灾难是偶发性的,文学一般不反映偶发性的事件,文学关注的是人祸。人祸能产生大文学。自然灾难不具有文学所表现的本质性的东西,它具有新闻性、偶然性。60年代的自然灾难,也有很大的人祸因素,四川死了很多人,但没留下多少能让人记住的文学作品。路遥的中篇小说《在艰难的日子里》写的就是这个,是为他的《平凡的世界》打底的一部作品。我认为,这次灾难的文学作品只能表现出文学对社会的关注,人文关怀,但直接体现这次灾难的文学作品不能代表文学本身,不能产生经典的作品。我个人怀疑这次大地震是否能直接为中国文学提供一个跟这个题材相关的东西。感人的故事很多,但能否构成真正的文学发展的方向,我很怀疑。我看了冯小宁的《超级台风》后,就感觉这种天灾带来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具有必然的肤浅性。纪实性、及时性很强,反映的此时此景,一个是应对灾难,一个是突出政治英雄。尽管它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灾难片。英国的泰坦尼克**反映的就只是自然灾难,美国的泰坦尼克**就变成了灾难只是背景,主要反映男女主角的生死爱情。所以这种有关天灾的文学作品,当时可能反应很大,但过去半年后,人就开始麻木。我举个小例子。最近我们接到捐衣物的通知,但最开始踊跃捐钱的老师们反应都很冷淡。这说明中国人遗忘天灾很快。
/gb/paper213/1/class021300002/hwz176431.htm
/o/2005-08-26/14396789968s.shtml
《TheComingRace》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大噶好,知道日历官方回答时间到!俄罗斯是一个艺术大国,这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音乐领域,有居伊、柴可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形式多样,囊括交响乐、协奏曲、歌剧、器乐独奏,可谓应有尽有;
舞蹈上,出现过尼因斯基一度震惊世界的现代舞,也有古典芭蕾;
文学方面,托尔斯泰、果戈里、别雷、陀斯多耶夫斯基各有建树;
艺术上也有开创了构成主义的塔特林、罗辰柯等…
追溯俄罗斯艺术繁盛的原因,首先要从彼得大帝讲起。
17世纪时,彼得大帝旅居荷兰,受西欧文化的深厚影响,故在俄罗斯推动了一系列欧化改革,其中就包括圣彼得堡的建立,史称“全民欧化运动”。彼得大帝强制所有的男性贵族后裔和军队人员、文职人员受欧洲文明基础教育,所谓“艺术要从从娃娃抓起”,这的确为孕育艺术人才打下了深厚基础。
上文提到的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斯特拉文斯基、别雷、肖斯塔科维奇和塔特林,无不受益于彼得大帝的教育改革。
彼得一世的全盘西化给了俄罗斯文学艺术发展条件,带领俄罗斯文学和艺术才基本上脱离了宗教的束缚。后世几位君主,如伊丽莎白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等对艺术的支持与赞助、以及整个启蒙时代贵族与平民对艺术的喜爱与追求,更加巩固了俄罗斯艺术大国的地位。
另外,不光吸收欧洲的文化,横跨亚欧大陆的俄国,也吸收了许多亚洲文明,才形成了现在欧亚结合的独特俄罗斯文化。沙皇退位及苏联建立后,许多俄罗斯艺术家作品的主题都来自亚洲,比如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现代主义作家别雷的《彼得堡》…….
综上所述,独特的社会环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政治上从上而下的推广、人民自发的热爱等等,以上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才有了俄罗斯繁盛的文化建树,如今去俄罗斯留学进修艺术的学子,依然为数众多。
关注知道日历官方账号,历史上的今天有什么,知道日历都知道。
《TheComingRace》(EdwardBulwerLytton)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s/1JDSQtVdJDJYmWs9rOxZ2PA
?提取码: epww ?书名:heComingRace
作者:?Edward Bulwer-Lytton
出版社:?BiblioLife
出版年:?2008-08-18
页数:?164
内容简介:
I am a native of ___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My ancestors migrated from England in the reign of Charles II.; and my grandfather was not undistinguished in the War of Independence. My family therefore enjoyed a somewhat high social position in right of birth; and being also opulent they were considered disqualified for the public service. (Excerpt)
作者简介:
布威-利顿(Edward Bulwer-Lytton,1803—1873)是英国政治家、诗人、小说家和文学批评家。毕业于剑桥大学。1831年任国会议员,1841年因反对废止《谷物法》而退出国会,后转而支持保守党。1852年以保守党身份重返国会,1858—1859年任殖民大臣。1828年发表小说《派勒姆》。后发表一系列历史小说,著名的有《庞贝城的末日》和《撒克逊末代国王哈罗德》。长篇小说《卡克斯顿家族》则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描写当时的英国社会。部分作品关注犯罪现象和社会下层。另有多卷诗集和一部诗体讽刺小说问世。
好了,今天关于“庞贝城的末日”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庞贝城的末日”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下一篇:巴松措简介_西藏林芝巴松措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