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景区旅游 景区旅游

萨迦寺简介_西藏萨迦寺简介

zmhk 2024-05-02 人已围观

简介萨迦寺简介_西藏萨迦寺简介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谈论萨迦寺简介的话题。这个问题集合包含了一些常见和深入的问题,我将详细回答每一个问题,并分享我的见解和观点。1.

萨迦寺简介_西藏萨迦寺简介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谈论萨迦寺简介的话题。这个问题集合包含了一些常见和深入的问题,我将详细回答每一个问题,并分享我的见解和观点。

1.新都桥镇有哪些景点怎么坐车去?

2.班班多杰的简介

3.狮面空行母的基本简介

4.密宗五个教派的简介和区别

萨迦寺简介_西藏萨迦寺简介

新都桥镇有哪些景点怎么坐车去?

       当你打算去甘孜旅游的时候,是不是也让你安利一下新都桥的美景?但是新都桥不是景区,是小镇。没有固定的边界,沿途美景绵延十几公里,特别受摄影爱好者的喜爱。

       新都桥镇简介

       它的海拔可以达到3300米左右,没有突出的标志性景点。

       也被称为东俄罗斯。被誉为“摄影师的走廊”。

       新都桥镇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西部,距康定市区81公里。面积508.3平方公里,人口7000余人。38国道和215省道过境。辖13个村委会,包括1个村、新都桥2个村、上白桑1个村、下白桑2个村、三白2个村、巴桑1个村、东二罗2个村、三白2个村、东二罗4个村。

       游玩信息

       总线

       一、在成都新南门客运站买一张去雅江的车票。出发时间是每天早上7点到8点。每天只有一班车。

       第二,康定站有去新都桥的车,但是很难买到票。一般来说,公共汽车在5点或6点离开。

       出租车

       1.从康定步行街对面打车或运营3小时左右到新都桥。

       第二,在新都桥,中心是西樵,康定来的车一般都是满的,需要你私下操作。从新都桥到雅江30元左右,到理塘70元左右。去稻城的话可以在黎塘换车,大概15-20元到大公,30-40元到八美。

       第三,康定东莞私家车多。车费一般在35元左右,但司机经常等人走。

       包租公共汽车/火车/长途汽车

       新都桥自助游建议你自驾停车,可以让你随时停车。

       由于新都桥本身没有景点,所以景点都在路上,尤其是折多山到新都桥,新都桥到塔公的路段。风景很美。

       从康定到新都桥,一般在300元左右。建议可以包车到丹巴,途经新都桥、塔公草原、八美石林,再到丹丹巴家住藏寨,费用650元。停在路上大概要一天。

       自驾

       成都-雅安-泸定-康定-新都桥

       新都桥镇景点介绍

       全花坛

       花坛位于留坝乡玉龙西村,长900多米,宽100米。山脚下形成八个泉阶。每个露台有几十个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彩色水池,水深40-70厘米。中间的池塘密密麻麻长满了水草,石花散落一地。有人怀疑瑶池来到这个世界。

       黑石城

       天朗气清的时候,黑石山是观察蜀山山顶和贡嘎山之间最短距离的最佳地点。

       贡嘎山,海拔7556米,素有“蜀山王”之称,也是藏族同胞眼中的神山(据说是珠穆朗玛峰的大妈)。她以崇高而神圣的英雄气概傲然屹立在川西高原。她望着群山,国王的精神令人振奋。黑石城,坐落在海拔5000米的高耳寺山上,在空谷中鹤立鸡群。此外,山上堆砌的特色黑摩尼石更是引人注目。据报道,这座山在300年前是一座城堡,是部落间作战的堡垒。现在已经荒芜,只有风中残存的黑石在喋喋不休的讲述着过去的历史。

       梅垭口

       寂静中,美如仙境。人在云中,贡嘎,一半在天,一半在人间。不过子美哑口海拔4500左右,有高原反应的朋友要注意了!

       莲花湖

       莲花湖,海拔4200米,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目前知道这个地方的人不多。它依然保持着康西高原的原貌:纯净的阳光,蔚蓝的天空,绿地毯般的高山草甸,繁星点点的野花,蓝宝石般的高原湖泊,银链般的溪流蜿蜒曲折,静静的看着我们康巴的战马和迎风飘扬的祝福旗帜。神秘的高原就这样赤裸裸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扎西

       过了新都桥就可以北上塔公庙了。“塔公”在藏语中是“菩萨喜欢的地方”的意思。据说文成公主去西藏时,悉达多

       公寺,古称“阿如意解脱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著名寺庙之一。它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是康巴地区藏族群众朝拜的圣地之一。又称“小大昭寺”。这座寺庙有着独特的结构,简单而庄严。在四个角落里有四座白色、**、红色和绿色的塔。在塔里,灯总是日夜亮着。在寺庙的主要大厅里,有一尊释迦牟尼教创始人薛佳管理智达的雕像。“绝卧佛”大殿右侧,有三尊释迦牟尼像,相传是文成公主带入西藏的。它们是寺庙的珍宝。寺内还珍藏着元朝皇帝八思巴法在石头上留下的脚印,以及大量珍贵的佛教文物。印度成功人士建造佛塔和观音菩萨雕像已有千年历史。6月6日至17日,西藏寺庙将举行盛大的羌姆神舞。

       这座寺庙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首先,正殿是藏汉建筑风格的结合。二是佛像,位于正殿右侧,供奉佛像。第三个是不眠大厅,在大厅的左边。寺内有三尊12岁的释迦牟尼佛像,又称传说中的佛像。被视为寺庙之宝,在宗教界享有盛誉。第四佛塔大殿位于大殿左侧。第五,过境走廊。第六,和尚的房间。是七莲花生殿,位于正殿右侧,与塔殿相对应,塔殿内有莲花花生佛像。是巴塔林,位于寺庙后面。

       居里庙

       新都桥居里村附近有一座著名的寺庙。这是一座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庙。沿着村道走几公里就到了庙前。

       它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寺院。居里寺没有拉萨哲蚌寺有名,也没有青海塔尔寺的佛教地位。它孤独而纯净地在山里,在收藏家的房子旁边。

       这座古庙坐落在一座折叠的山上。相传不知道居里寺或活佛的年份。一眼就看到了三面环山的居里村。我在这里种了两棵松树,说:“如果树还活着,居里庙就不动了。这两棵松树真的活了下来。他们又高又壮。至于是不是真的掉了,我不知道。居里庙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寺内很多墙壁都有历史悠久的彩色壁画,但都是用木隔板封住的。白马为我们打开了钥匙。有一幅壁画展示了地狱的轮回。虽然油漆在剥落,但整个东西还是清晰的。

       塔公草原

       塔公草原位于新都桥西北33公里处,面积712平方公里。因草原中央的藏传佛教萨迦寺塔公寺而得名。“塔公”是藏语,意思是“菩萨喜欢的地方”。秋天,在塔公草原的殷茵草原上,各种野花竞相开放,繁花似锦。牧民黑色帐篷里袅袅炊烟,让草原飘着奶香味。每年的传统赛马会上,马儿驰骋,拍掌雷鸣。牧民们身着节目,载歌载舞,聚集在草原上欢乐的海洋里。

       特色住宅

       新都桥的藏式住宅以宽敞的白墙庭院和朱红大门为特色。大多数房子是用石头建造的,生活在阳光下。灯光很好。每栋楼的每面墙上都有三四扇窗户。房檐上绘有红、黑、白等颜色,象征太阳和月亮,或人们财富的三角形图案。偶尔可以看到喜鹊在房子前、小溪前、草地上跳来跳去。

班班多杰的简介

       人物简介

        八思巴(公元1235-1280年)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第五代祖师(又译"发思八","帕克思巴"),本名罗卓坚赞,意为"慧幢",系西藏萨嘉人氏。据说其人三岁能讲喜金刚修法,听众叹为稀有,于是称之为"八思巴"(藏语,意为"圣者")。九岁时,又因讲喜金刚续本《二观察》而名声大著。南宋淳佑七年,他随其伯父萨班·贡噶坚赞至凉州(今甘肃武威),会见成吉思汗之孙,蒙古窝阔台汗次子阔瑞皇太子,自此归附蒙古。

        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八思巴被忽必烈召至左右,为忽必烈夫妇等二十五人授佛戒。忽必烈即位后,他于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被尊为"国师",授以玉印,任中原教主,统天下教门。至元年间,奉诏创制蒙古文字并于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颁行全国,称"蒙古新字"或"蒙古字",俗称"八思巴文"。次年又升号"帝师",进封"大宝法王",统领西藏十三万户。至元十三年八思巴返回西藏,由元世祖忽必烈作施主,集康藏七万僧众兴曲弥法会。自任萨迦寺第一代法王,执掌西藏政教全权,为西藏实行贵族僧侣统治之始。他还曾将藏族建筑技巧,雕塑等引进内地,又将内地印刷术等传入西藏。有著述三十余种,传世至今的有《萨迦五祖记》。图示为忽必烈的圣旨金牌,用八思巴文书写,据内蒙古大学教授包祥解读为:"凭长生天的气力,皇帝的称号是神圣的,若有不服,问罪致死。"出土于内蒙古兴安盟的索伦河谷 。

八思巴文

        八思巴所创制的"八思巴文"属拼音文字,共有41个字母(脱胎于古藏文字母)。至元六年八思巴文作为国字颁行全国后,其推广却受到很大阻力。除政治和文化传统因素外,主要是因为这种文字字形难以辨识,再加之在有的地方使用时还仿效汉字篆书的写法,这就更加剧了识别的难度。因此虽然元廷屡次下令用八思巴文"拼写一切语言"(也确曾用八思巴文译写过一些书籍,还拼写过汉语,藏语等),但民间还是用汉字,所以,八思巴文最终还是主要套用于官方档案。元代主要流通纸币,铸钱比其它朝代都少,且多以汉文钱为主,但也用八思巴文铸过有限的几种钱币。计有世祖至元年间"至元通宝",成宗元贞和大德年间的"元贞通宝"和"大德通宝",武宗至大年间的"大元通宝"等几种。这些铸币的钱文读法均为"顺读",且除较厚大的"大元通宝"当十钱存世尚多外,其余均很稀见。

八思巴文的印章

        当时忽必烈委托八思巴创造八思巴文,可能是由于当时蒙古人所使用的文字源自回鹘人,而非蒙古人原创的,这样的字母不能很好地表达蒙古语语音。1352年,是该文字最后用来写作的可考年份,当然,这样的文字在后期仍然偶尔被使用,如刻在印章及寺庙碑文上作装饰之用。如今也偶尔可见一些蒙古企业用八思巴文作为名字。

        此外,在元末顺帝至正年间所铸的面为汉字"至正通宝"的大小钱中,有的背穿上分别有"寅","卯","辰","巳","午"五种八思巴文地支纪年,有的则背穿上,下分别为八思巴文和汉文的对照纪值数字。另有资料说还有一种面为汉字"贰拾伍文",背八思巴文"权"字的铅质权钞样钱,如确有此钱当实属罕见珍品.除以上铸币外,在元代"宝钞"(流通纸币)上也出现过八思巴文字,如"至元通行宝钞"上就印有"至元宝钞","诸路通行"八个八思巴文。

       

        伴随着蒙元帝国的消亡,八思巴文亦被逐渐废弃,成为一种"死文字".但我们今天仍能在各种八思巴文钱币及其它元代文物上见到它.至于八思巴其人,也应得到历史公正的评价,因为他的一生毕竟为加强西藏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促进汉藏文化的交流,发挥过相当重要的作用。

字母

        字母表主要由藏文字母组成,也有一些梵文字母,还包括几个新造字母。字母形体多呈方形。关于字母数量,《法书考》、《书史会要》等早期文献及其不同版本中,有41个和43个的两种说法。前一种是指最初的字母表,即原字母表;后一种则包括续增字母。事实上,随着实际套用的需要,字母陆续有所增补,据现存资料归纳,总数达57个。

八思巴文

        书写系统类型:元音附标文字,一个字母包括一个辅音及一个附着其上的元音(和藏文字母,及梵文所使用的天城体字母属同一类字母系统)。

        从上到下,从左至右的书写方向:垂直。

        有八思巴字母有三种不同风格,第一种称标准体,主要用于书写在中国和蒙古的印刷文本和档案;第二种称印章体,主要用于加盖公章,及在一些在纪念碑上题词;第三种称藏文体,主要用于书籍的标题和寺庙碑文。

        如下三图即为八思巴文的三种书写体。

起源

        八思巴文属于拼音文字,有音无义,类似音标,元代用来拼写蒙古语,回鹘语,汉语。国家培养专门人才学习该文字。使得八思巴文成为贵族文字。皇帝派遣只懂得八思巴文而不懂蒙古语的汉族官吏,到军营传达情报。这就类似密码,汉族官吏不懂得蒙古语,不了解自己带来的圣旨真正含义为何,而蒙古族将帅却能安全准确地收到情报。

        八思巴文最初称为"蒙古新字",不久改称"蒙古字"。至元六年(1269)忽必烈颁发诏书推行,官方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扩大其使用范围。1368年元朝灭亡后,八思巴文遂逐渐被废弃。现在国内外学术界通用两种名称,一是按创制者命名,称作"八思巴文(字)";一是按字母形状特征命名,称作"方体字"。

拼写规则

        按忽必烈的规定,八思巴文是用来"拼写一切语言 "的。现存资料也说明,它的书写对象包括蒙、汉、藏、梵、维吾尔等多种语言。拼写各种语言时,有两种拼写原则:一是按口语语音拼写,如拼写蒙古语和汉语;一是按所拼写语言的书面形式转写,如拼写藏语和梵语。在蒙古语文献中出现的个别藏语借词的写法有两种形式,一种与藏语书面形式相同;一种与藏语书面形式不尽相同。后者可能是依据蒙古人的读音。(见彩图)

        八思巴文以音素为表音单位,字母分元音和辅音。元音a不专设字母,以零形式表示,即音节首的辅音和介音嫀、揃后面不写其他元音字母时,就表示后面有元音a。

字母体式

        常见的有正体和篆体两种。行款为左起竖写,与藏文左起横行不同。书写单位与藏文相同,以音节为书写单位,而与回鹘式蒙古文不同。这种书写单位不适合于蒙古语的特点。由于书写单位是音节,又不使用标点符号,所以阅读时词的界限和句子的界限,只能靠上下文判断。八思巴文拼写汉语时不标声调。因此,如果原文没有汉字对照,或没有上下文,就难以确定书写单位所代表的汉字。

影响

        八思巴文作为元朝的国书,作为一种通用于多种语言的统一的书面形式,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历史资料。现存资料中,拼写维吾尔语、藏语和梵语的资料很少,拼写蒙古语和汉语的资料较多,其中包括元朝官方档案的原件和碑刻,以及铜印、牌符、钱钞、图书、题记等。

狮面空行母的基本简介

       自1977年起,师从著名藏学家东噶·洛桑赤列活佛、法尊法师、观空法师、郭元兴居士、土登尼玛活佛、钦绕威色先生、夏日东活佛、方立天教授等研习佛教义理及藏传佛教思想史,并到西藏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萨迦寺,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北京的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等参访名师,解惑释疑。

密宗五个教派的简介和区别

       狮面空行母,身蓝色(亦有红色者),一面二臂三目,面为白狮子相,三目红圆怒睁,张口露牙卷舌,十分威猛,头戴五骷髅冠,青发飞扬,右手持金刚钺刀扬于虚空,左手擎盈血颅器,以五十鲜血人首为项蔓,骨饰璎珞,上披人皮披风,下著虎皮裙,左肩斜依三叉卡章嘎杖。右足蜷,左足微弓,踏於尸心,以舞立姿住于莲花日轮上,背幔为般若烈焰光聚。

       狮面空行母(梵文Simhavaktra Dakini,藏文mKhah-hGro Seng-gehi gDong-can。)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本尊。藏传佛教中的宁玛、嘎举、萨迦、格鲁这四支主派,都极其尊崇和重视狮面空行母,只是各派所修传承不同。格鲁派的传承来自萨迦派中被称为“十三金法”之一。十三金法是萨迦派的至宝,一般人即使用纯金求法也未必求到。在以前,此法从未出过萨迦寺墙,由此足见其稀有珍贵。

       这位本尊不同一般的除障本尊,而是除障力量特别强大,在对治邪术诅咒方面也十分灵验有效,可以对治一切时难、兵祸、瘟疫、天灾、水旱、饥荒等等。在西藏的色拉寺、甘丹寺及哲蚌寺中,此本尊修法是每天僧众上殿必修仪轨,拉卜楞寺大格西洛桑嘉措的寺院也在每天清晨修诵狮面空行母的仪轨。西藏各寺中的密法行者,都特别看重修学这个法门。特别在此末法年代,修这位化现为很凶猛化相之本尊,见效会特别快,也特别有力量。

       1、宁玛派

       宁玛派为藏传佛教流派之一,由于该派的僧人都戴红色僧帽,所以也被称为红教。在各派中历史最久,形成于公元11世纪,"宁玛"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古"和"旧"。所谓古,是说它的教理是从公元8世纪时传下来的,历史悠久;所谓旧,是说它的一些教义教规是以古时候吐蕃的旧密咒为主。

       宁玛派与西藏本土所固有的雍仲本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8-9世纪,佛教中的密宗从印度传入西藏,并保持父子相传的形式。而雍仲本教在西藏民间的影响很大,恰好密宗的神秘性与它非常相似,结果二者逐渐结合起来。

       这一派别没有寺院,组织涣散,也没有系统的教义,更没有完整的僧伽制度。他们以印派佛教为师,运用该派的经典,建立寺院,开展一些集体活动,最终形成一个教派。这一教派开始时是没有名字的,直到后来其它一些教派产生,才由于它的特征而被称为宁玛派。

       宁玛派的传承主要分经典传承和伏藏传承两部分。14世纪后,经典传承即不见史载,由伏藏传承取而代之。伏藏为前弘期时莲花生等密教高僧埋藏的密教经典法门,后弘期时发掘出来弘传于世。

       藏传佛教各宗派都有伏藏,但以宁玛派最为重视,有南藏、北藏之分,《大圆满法》即为该派独有的特殊伏藏法。

       宁玛派的教法主要为九乘三部。九乘即声闻、独觉、菩萨等显教三乘,事续、行续、瑜伽续等外密三乘,摩诃瑜伽(大瑜伽)、阿鲁瑜伽(随类瑜伽)、阿底瑜伽(最极瑜伽)等内无上三乘。

       其中的阿底瑜伽即“大圆满法”。宁玛派最为注重修习心部的大圆满法,主张人心本自清净,三身圆满,不假造作,本自现成,修习的关键仅是消业净习,即可契证本性,圆满佛事。

       2、萨迦派

       萨迦,藏语意为灰白土,因该派的主寺——萨迦寺建寺所在地呈灰白色而得名。创始于1073年,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

       萨迦派的教主由款氏家族世代相传。有血统、法流两支传承。萨迦派不禁娶妻,但规定生子后不再接近女人。僧人戴红色、莲花状僧冠,穿着红色袈裟。

       13世纪中,萨迦派发展成具有强大政治势力的教派,有过著名的“萨迦五祖”。其中,萨迦四祖萨班兖噶坚赞,于1247年率西藏各个封建势力归顺蒙古。萨班去世后,萨迦五祖八思巴,受到元朝皇帝极大的恩宠,被封为“国师”、“帝师”、“大宝法王”,并奉命创制了“八思巴文”。

       这种蒙古新文字,流通蒙古全境,促进了蒙古的社会、文化进步。萨迦派教义是属于“时轮金刚法”和“金刚持法”的体系传承。时轮金刚法至今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萨迦派于1550年在四川德格贡钦寺设立了德格印经院,是藏区最著名的印经院。专门刻印藏传佛教经书、历法和医学等千多种典籍,对保护和弘扬佛教起了重要作用。

       3、噶举派

       噶举派派于11世纪发展起来,重视密宗学习,创立者先后有穹布朗觉巴和玛巴罗咱瓦(玛巴译师),他们都曾到印度学习了不少的密法,主要是学《四大语旨教授》。

       “语旨”是佛语的意旨,由祖师口语相传,代代延续故称为语传,藏名叫“噶举”。因该派僧人按印度教的传统穿白色僧衣,故称为白教。

       噶举派本来创始于玛巴译师和米拉日巴二人,但他们二人都没有修建寺庙,招聚僧人,所以传法事业发展不大,到他们的第三代达布拉吉时,才在达布地区建立冈布寺,招聚门徒,弘传玛、米二人所传噶举教授。

       噶举派创始人米拉日巴(1040-1123),师承玛巴译师((他修成了最为弦妙莫测的“夺舍秘法”。即是将一种身体的心识迁移到另一个身体上,或者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进入一种由修法者独自选择而决定的转世状态,即如我们所说的借尸还魂)。

       玛巴译师是噶举派的第二代祖师,是全藏最著名的瑜伽大修士。

       他7岁丧父,遭叔父欺凌,受母之言学咒术杀死怨家多人后深悔其罪,故跟玛巴学法。玛巴最初不传法而先用种种苦行折磨和考验他,后圆满传授给以语旨教授。

       此后他长年在深山闭关苦修,缺衣少食,生活极为艰苦,曾有一年以荨麻为食,肢体长出了绿绿的毛,肤色也像荨麻一样,形同鬼魅。据传练成了空中飞行之术,晚年才开始收徒传法,84岁圆寂于聂拉木。

       4、噶当派

       噶当派创建于1056年。藏语“噶”指佛语,“当”指教授。通俗说法是用佛的教诲来指导凡人接受佛教道理。

       噶当派的奠基人,是古格时期从印度迎请过来的著名佛教大师阿底峡,热振寺是噶当派的主寺。该教派以修习显宗为主,主张先显后密。在噶当派传承中,形成了三个主要支派:教授派、教典派、教诫派,并各有自己所依的典藉和教义。

       13世纪晚期,一位名叫泅丹惹迟的噶当教典派僧人,把噶当派的纳塘寺搜集保存的大量藏译佛经编订成《甘珠尔》、《丹珠尔》。这就是在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藏文《大藏经》最早的编纂本。

       噶当派由于教理系统化、修持规范化,因而对藏传佛教其他各派都有重大影响。噶举、萨迦派的一些重要僧人都向噶当派学习。而格鲁派则是直接在噶当派的基础上建立的,故有“新噶当派”之称。

       此外,藏传佛教中一切大论的讲说,也都源于噶当派。15世纪时格鲁派兴起后,因格鲁派是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原属噶当派的寺院,都逐渐成了格鲁派的寺院,噶当派从此在藏区隐灭。

       5、格鲁派

       格鲁,藏语意为善律(又意“善归”),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创建于1409年,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推行宗教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教派。由于此派戴**僧帽,故又称为黄教。

       宗喀巴的传承弟子中以五世达赖和班禅大师最为有名,1652年35岁的五世达赖在清顺治皇帝接连四次邀请之后,清朝官员三千众随行进京弘法,并于返藏前获顺治帝册封。

       1647年班禅四世被顺治授与“金刚上师”;1713年康熙皇帝敕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格鲁派在修行上采取“止观双运”的修行方法,止观兼重,强调先显后密的修习次第和显密兼修的方法。

       格鲁派有三大特点:

       提倡僧人必须严格遵守戒律,不应干预世俗事务,不得娶妻和从事生产劳动;

       大力兴复寺院,招收僧人,噶当派的寺院全部纳入格鲁派属下;

       每年定期举行传昭法会,在会上讲经说法,主张僧人修习先显后密,规定必修五部经论,创立传昭期间进行辩论和考试,考取格西等学位的制度。

扩展资料:

       藏密,全称西藏佛教密宗。在八世纪中叶,印度密宗大师莲花生应藏王赤松德赞之请来到西藏传播佛教时传入。其所修法门属于源自佛教、婆罗门教、印度教性力派和苯教的混合物---密教。

       是密教自创经典中所说的大日如来宣扬的金胎两部教法,主要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内证真言境界为教法,因其文义令人骇然,深密奥妙,秘密难晓,故称密教。

       自阿底峡尊者、莲花生大师等传入后,藏密在西藏地区、蒙古地区等持续、隐秘、广泛、严格地弘传,它又分为红教、白教、花教、黑教、黄教等物种教派。

       百度百科—藏密五教

       好了,今天关于“萨迦寺简介”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萨迦寺简介”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